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产品开发->织物产品开发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绣 类

  汴 绣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开封古称“汴梁”,故开封地域的手工刺绣称之为“汴绣”。
  艺术特色  汴绣是中国著名绣种之一,以绣制中国名画、古画著称,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色彩秀丽,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国内外。
  汴绣的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和《百骏图》等。《清明上河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将700多个不同形态的人物、20多只破浪行驶的船舶、90多头牲畜、500多座古代建筑,维妙维肖地体现在绣制品上,使绣品上的人物、动物、建筑物具有强烈的立体感。《百骏图》,长216厘米,宽29.5厘米,采用汴绣传统的疏悠针绣百马、创新接针绣松树、滚针绣柳树、细乱针绣草地、蒙针绣小树等8种主要针法,使画中草地、河水、古松、翠柏多姿多采,百骏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草原上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
  发展现状 开封两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苗炜、程曼萍的汴绣作品,在201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上亮相。苗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清明上河图》、《百鹤图》等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程曼萍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面继承了汴绣传统技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创新、发展,很多作品荣获大奖。

  图为绣工制作汴绣作品。
  灵宝刺绣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河南豫西地区灵宝县。
  艺术特色  刺绣,河南民间又叫“扎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能够使用连环针法,绣出龙凤图纹。在河南的民间刺绣中,以豫西地区灵宝县的民间刺绣最为突出。灵宝妇女心灵手巧,刺绣手艺和剪纸的技能都是代代传承。绣品一般包括披肩衣裙、被面、枕顶、床饰、帐沿、门帘、桌围、椅垫、绣花鞋及各式绣花鞋垫、袜底等。
  灵宝民间刺绣代表性的针法是“拉锁子”、“辫子绣”和“打子绣”。除此以外,经常使用的针法还有“包针绣”、“纳纱绣”、“平针”、“盘金”等传统技法。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绷花”和“补绣”。“绷花”以针引单线,廖廖数针作放射状,绣出生动的花朵,虽属辅助技法,但在绣品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针法,一般多用在布制玩具上。
  “补绣”在绣品中运用更为广泛。其特点是能使绣出的物品产生一种浮雕的效果。“补绣”又细分为:“填补绣”,其手法类似“叠绣”,采用布、绸或其他材料剪成所需要的图案,以棉花填入底料中,再用针将图案花边周围锁边绣牢,从而使图案纹样凸起,出现立体的效果。这类绣品多见于儿童兜肚、枕头顶、童帽上。 “挖补绣”技法较为复杂,通常以白色为底,再以黑、青色布剪成所需纹样,用刀刻去图案不需要的部位,并在缕空处衬以鲜艳的各种布料,这种挖补绣法,在黑色纹样中衬托出色彩鲜艳的图案,对比强烈、明快。这种绣法多使用在绣制鞋垫、袜底等生活用品中。“留边叠绣”,此种绣法技法繁杂,其手法是先将剪好的原样一片一片地用布包贴起来,再拼贴到底料上(底料色彩仍以黑青为主),再用各种色彩线,由图案中心向外用平针绣实,绣制时,在纹样的边沿均匀地留出一条细线,白色的轮廓衬托在色彩缤纷的图案底料上显得十分别致。
  发展现状 目前,灵宝刺绣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是李雪层。

 

  图为灵宝刺绣作品。
  顺店刺绣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
  艺术特色  顺店刺绣始于宋代民间传统手工艺,至明朝繁荣时期,仅镇区就有数十家丝货行、染坊,数百家机户、上千架织机,数千名织工、绣工。到乾隆年间丝织刺绣业达到鼎盛,镇区西北部由70余家商号捐建的山西会馆,便是历史的明证。顺店镇已发展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丝绣品产地和刺绣产品交易市场,素有“中原刺绣之乡”的美誉。
  顺店刺绣主要为古装戏服、秧歌服和工艺饰品,布料色彩绚丽,图案设计新颖,产品工艺精湛。以戏剧服装为例:其质料有大缎(硬料)和绉缎(软料)两种。颜色分“上五色(红、绿、黄、白、黑)和“下五色”(紫、粉、湖、蓝、香)。样式有180种之多,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吸收了历代特别是唐、宋、清服饰的典型。
  发展现状 近年来,顺店镇的刺绣加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为联户加工、专业化经营的新模式。出现了丝织绸缎专营户、寿衣专营户、秧歌衣专营户和加工专业户等规模式生产经营的新局面。刺绣方式也由过去的手工刺绣发展到了以机绣和电脑绣花为主。现在顺店镇己有绣花机420多台,价值370多万元,其中电脑绣花机87台,全镇从事刺绣产业的人员己超过13960人,绣品也由古装戏衣、包头、手帕发展为织绣、秧歌衣、寿衣、布景、道具等40多类240多个新品种。现在顺店镇的刺绣产品不仅手艺精湛,图案设计新颖,而且花样别致,色彩绚丽,深受各地用户青睐。
  目前刺绣己实现生产专业化,销售网络化。刺绣加工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全镇39个行政村及朱阁、花石、火龙等多个乡镇。仅顺店镇的刺绣企业就达463家,刺绣专业户3765家,产品销往上海、天津、太原、石家庄、成都等地,不少绣品还出口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年销售额达5.6亿元。

  图为电脑绣花。
服饰类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是手工制作中国传统服装的独特技艺,其传承保护责任单位是杭州利民中式服装厂,从历史上完整保留至今从未间断过中式服装生产的知名老字号企业,它诞生于浙江杭州。
  工艺特色  振兴祥服装缝制,对针迹密度、纱线走向、缝制规定、整烫等工艺都有具体要求。一件制作完毕的振兴祥服装,外观浑然天成,看不出一点针头线脚,只有手工精致才能达到。振兴祥缝制技法包括镶、嵌、滚、盘、钉、勾、绣、宫宕等,其中盘扣是振兴祥服装特色最鲜明的靓点。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是一门独特的裁剪缝纫技艺,其制作器具除一般常见的剪刀、针、木尺等裁缝工具外,还有如今服装制作不再见到的刮糨刀、粉线袋、水线、皮刀、火烫斗等。“打水线”是唯一被振兴祥保留至今的传统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在“宕条”时必用﹔也是中式服装师傅在经年累月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被证明简便实用的宝贵经验,目前尚无其他工艺能够取代。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艺独到,主要特征包括:是中式服装传统技艺唯一从未间断的传承者。中式服装有许多独特的传统技艺,但在机器化大生产的冲击下,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消亡殆尽。振兴祥不仅完整保留了中式服装的传统制作技艺,且百余年来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口口相传从未间断。
  不借助机器,完全手工制作。采用振兴祥技艺制作的成品,以精工细致、合身适体著称,这和其纯手工的制作方式密不可分。振兴祥技艺,从选料到制作都一丝不苟,光是缝制环节,主要针法就有20余种之多,全靠手工完成,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但却是振兴祥服饰高品质的保证,充分展现出中国传统工艺技能的高超水平。
  发展现状  1900年出生的诸暨人翁泰校,16岁从师学艺,取各家之长,逐渐形成自己一整套独特的中式服装制作手工技艺,于是开设“振兴祥成衣铺”,裁剪缝制旗袍、长衫、马褂等中式服装。1956年1月,振兴祥成衣铺更名为“杭州利民中式服装供销生产合作社”,翁泰校作为技术顾问,以师带徒的方式向社员传授裁剪缝制技术,使“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得到完整的保留。

  图为具有中式服装鲜明特色的盘扣。
  织 类
  都锦生织锦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都锦生织锦形成于1921年,由我国著名丝织革新家都锦生先生独创,是中国现代四大名锦之一,也是杭州的特产。
  艺术特色  都锦生织锦目前已形成了像景织锦、装饰织锦、服用织锦为代表的三大系列,1640余个花色品种,已成为中国生产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设计工艺最复杂的名锦之一,而都锦生织锦传统手工技艺也成为中国织锦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都锦生织锦坚持用传统手工工艺设计生产,大多为纯手工制作,一般产品都要经过58道手工工序才能完成,由于做工精致、色彩瑰丽、质地细腻、手感丰满、极富民族特色,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
  发展现状  都锦生织锦曾代表中国传统织锦工艺品参加了1962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彩色古画织锦《宫妃夜游图》荣获金质奖章。这也是中国织锦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第一块金奖。1929年都锦生织锦还参加了首届西湖博览会,荣获特等奖和优秀奖。都锦生织锦在1979年、1982年、1984年多次荣获国家金质奖、银质奖。
  都锦生织锦传统手工技艺现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了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都锦生织锦传统手工技艺也列入了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和技艺名录。
  在都锦生织锦传统手工技艺中,风景织锦影光组织意匠技艺和五彩锦绣织锦棒刀起法技艺均为世界首创。在中国织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921年3月都锦生根据自己的摄影作品首创的中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织锦画《九溪十八涧》就是风景织锦影光组织意匠技艺的代表作,这幅锦织画突破了一般织物的提花方法,以织物组织中的八枚缎子阴阳组织相过渡的方法来表达风景画中的明暗层次,这是都锦生先生的首创,以后这种方法被称为影光组织,这也成了当今中国像景织锦的基本技法之一。

图为都锦生织锦作品。
  滑县老粗布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河南滑县。
  艺术特色  滑县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它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不起静电、持久耐用,是天然绿色保健产品。老粗布色彩艳丽但不张扬,是家纺和服装的首选面料,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
  发展现状 故道家纺创始人秦素军,依托当地丰富的织布文化底蕴,带领当地农村妇女一起创业、致富,曾多次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与表彰。
  故道家纺采用古老而闻名的传统脚踏木板织布机,以老粗布的独特风格顺应绿色纺织的潮流,采用全棉原料,依靠民间五千年的穿梭艺术,以82道工序精织而成,使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得到继承与发展。故道家纺现有职工1260余人,传统木板织布机1008台,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产品具有织布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从种植棉花到粗布成品,纯手工制作。产品行销全国及港、澳、台,并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王家坊手工老粗布由河南滑县百事顺业商贸有限公司生产。公司在山东投资兴建了王家坊手工老粗布生产基地,拥有传统木织布机1000余台,职工1500多人。王家坊手工老粗布产品有:床品套件、婚庆刺绣套件、四季毯、粗布凉席、酒店床上用品、手工工艺品等粗布精品、礼品。

  图为滑县棉纺织技能比赛现场。
  秦氏绢艺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河南滑县。
  艺术特色  “绢艺”就是用绢质材料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始创于明崇祯年间,兴盛于清朝中期,历经400多年的文化洗礼和秦家代代艺人的发展。它做工细腻,始终保持不变质、不褪色、不变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代表作“蝈蝈白菜”堪称华夏一绝、国之瑰宝。
  工艺特色  “秦氏绢艺”主要作品有人物、鸟类、植物、草虫等。工艺选料严格,做工细腻复杂。仅一只蝈蝈就需118 道工序,用时20天。作品讲究“气、韵、味、趣”。
  绢艺使用的绢非常讲究,有大缎子、平缎子、绉缎、绫子、纺绸、乔其纱等。一只绢蝈蝈通常由6种绢制成,单是须,便有40道工序。它抽自雪白的绢丝,最终形成由粗渐细、带有绒毛的赭石色硬须。不同的蝈蝈其须也不相同,有觅食的、备战的、喝水的、休息的,构成一只蝈蝈极好的状态写照。
  白菜色彩鲜艳,层次分明,每片叶都严实地裹到一起,就连白菜的根和须都做得相当逼真。白菜做起来有48 道工序。
  发展现状  “秦氏绢艺”系家族传承,滑县四间房乡王三寨村的秦三杰,是秦氏绢艺的第11 代传人,秦竹林和秦志胜是第12 代传人,目前已传至第13代。秦三杰苦心研究绢艺,先后到上海国画研究院学习绘画4年,接受国画大师张大壮等人的亲自指教。为熟悉蝈蝈,秦三杰又在云南考察4年。他创作的绢艺在广交会上得过金奖。他退休后回到滑县家乡继续传承绢艺。“秦氏绢艺”作为民间工艺的绝技,先后被河南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并远销全国及海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蝈蝈白菜。
  毛底布鞋 (省级非遗)
  产生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
  历史发展  传说毛底布鞋在乾隆时期兴起。乾隆继位后,提倡敬老节俭,要求不戴配饰,以鹿尾绒毛线替代金丝做袖口。于是内务府设立织造坊,以三多堂的荷包和布鞋献给皇帝。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四,帝禅位大典,念后节俭敬老,为彰显盛世,特御制1550个火锅,集五千余老者于皇极殿设千叟宴。时隆冬,帝以三多堂棉鞋赐之,史载人数最多,声势最大,最喜庆千叟宴,自此火锅、三多堂布鞋天下传。
  发展现状  建国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传统的手工、绣花布鞋等。由于是手工纳底,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深受中国百姓喜爱。建国后,我国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集中大量生产机制布鞋,这是中国布鞋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但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
  商城县三多堂传统手工鞋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商城县鄢岗镇毛布底手工布鞋厂)创办于2001年,是一家集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制作工艺技术:选竹笋叶、打袼褙、做样子、裁底布、圈底边、纳鞋底、切底边、画帮样、粘鞋面、扎鞋帮、绱鞋、排楦、出楦、检验、装盒。制作工具有缝纫机、手针、剪子、锥子、锤子、钳子、顶针。2011年4月,企业手工鞋外观设计获国家专利。自主品牌“三多堂”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企业现有技工、技师200余人。吸纳农村40~70岁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年产各种规格毛布底鞋15万双,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

来源:中国纺织在线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