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纺纱技术->环锭纺纱
细纱波谱图70cm附近机械波的消除方法

  借助波谱图可分析纱线周期性不匀产生的原因,便于及时排除设备或工艺上出现的问题,避免织物降等,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细纱机械波会造成布面疵点,使布面出现“条纹”或“横档”,严重影响布面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控制。

  我公司通过试验检验发现,在1824锭超长细纱机上生产的集聚纺JC9.72tex品种部分细纱波谱图在70cm附近出现机械波。虽然其条干CV值及常发性纱疵数据均正常,但波幅比正常高出50%左右。这个位置的机械波比较少见,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质量攻关。

  第一步,对细纱牵伸部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未发现异常问题。

  第二步,将所有牵伸专件(包括大小胶圈、上销、网格圈、胶辊等)逐个更换,并进行单因素试验 ,但此类机械波并未彻底消失。所有机台锭子大部分都有该机械波,只是“烟囱”有高有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新上粗纱的锭位都有该机械波。

  第三步,将不同粗纱进行调换纺纱试验,细纱波谱图上的机械波均未消失,而粗纱波谱图正常,因此可以初步排除粗纱的原因。

  第四步,将细纱中区压力由140cN调整为160cN,机械波仍未消失,但“烟囱”没那么高了。由此受到启发,将2.5mm前压力棒钳口换成2.75mm前压力棒钳口后,细纱波谱图上70cm处机械波消失,条干CV值及常发性纱疵基本无变化。

  经分析认为,罗拉是一个细长的杆件,尤其是超长罗拉,当牵伸力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形成运转负荷严重不匀,引起扭转振动,进而出现机械波影响产品质量。细纱总牵伸D1=74.8倍,粗纱捻度Tm=49.7捻/m。细纱波谱图中70cm附近机械波源自粗纱的“捻度效应”,即机械波=100/2×Tm×D1=100/2×49.7×75.8=75.3(cm)。

  我们再次验证,在2.5mm 前压力棒钳口基础上将细纱后区牵伸由1.23倍增加到1.26倍,则“烟囱”也基本消失。这说明为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粗纱捻度要适当掌握,且使粗纱进入细纱机后区牵伸过程中能良好解捻。为此我们进行了工艺调整,即细纱钳口隔距不变,粗纱捻系数由130调至126,细纱后牵伸由1.23倍调至1.26倍。工艺调整后,新粗纱上机后细纱波谱图上机械波完全消除。 

  资料来源:《棉纺织技术

  作者: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曾凡项 于惠芳 梁伟 李 霞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