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活动锦集->会议专题
朱北娜会长在常务理事会暨形势分析会上讲话
                            为迎接纺织春天而努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参加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四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暨2012年中棉纺织形势分析座谈会,尤其在当前棉纺织市场形势不振、企业经营难度加剧的情况下,各位领导、专家和企业老总参会,共同研讨行业发展形势意义深远。接下来,我先向大家梳理一下2012上半年行业的总体情况,并向大家汇报协会上半年的重点工作。 
    回顾上半年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形势,我归纳为几个特点: 
    第一、也是最突出的特点,国内外棉价差的持续扩大,产品竞争力严重削弱,调整产品结构已成趋势。截止目前,国内外棉花无税价差维持在5000元/吨以上的高位。棉花差价的长期持续扩大严重削弱了棉制产品的竞争力,纯棉纱基本上全面亏损,棉纺织企业经营困难,效益大幅下降并亏损,企业关停面积持续扩大。目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非常严峻,严重抑制了棉纺企业对国内棉花的需求,从海关数据了解到,本年度已进口棉花513万吨。 
    国内外巨大的棉花差价,纺织业成本趋升,同时也形成了企业对进口棉花的热切渴望。据称,2012年国家发放了约300万吨的进口配额,但目前市场上高等级棉花难寻,用棉缺口仍然存在,配额的转让令用棉企业趋之若鹜,转让价创出天价,一度蹿升至4000元/吨左右。纺织企业在控制成本的无奈之下,花钱“买配额”来维持企业的开门生产,国内高价棉花让企业叫苦连天、步履维艰。伴随着进口棉数量的快速攀升,我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也快速增长,企业选择进口棉纱线、棉织物以补充生产上的需求,1-6月棉纱线累计进口66万吨,同比增长63.24%,而出口棉纱线同比减少3%,半年净进口与去年全年相同,对于占世界纱线生产总量一半以上的中国,却要大量进口纱线来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巨大的棉价差,最终将触及我国棉农的根本利益,也严重威胁着纺织产业的安全。 
    第二个特点是,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棉纺织品出口负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棉纱线、棉制床上用品、棉制服装出口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国际订单减少或转移到成本更具优势的周边等国。有人说,中低档产品的生产要向更具低成本优势的地方转移,但我非常赞成工信部王伟司长的说法,高档产品的市场还未占领,不应把低档产品市场拱手让出!中国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需要什么档次的产品,应由市场来决定!长远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的恢复对市场需求的启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美国经济仍为短期复苏,欧洲经济复苏未见明显好转,加之国内外棉价的继续拉大,预计7月份出口情况不会乐观。 
    第三个特点,国内劳动力、电费等成本不断上涨。近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是经济发展重要表现之一。据协会调研了解,当前我国棉纺织一线工人人均工资约3000元/月上下,泰国纺织工人人均工资2400元/月,印度约为600元/月,孟加拉仅为400元/月,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些国家的棉纺织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竞争对手。企业介绍,两年内,工人工资年均增长水平在15%左右,这对于用工数量庞大、产品附加值偏低的棉纺织业而言,成本的控制成为企业经营的一大压力。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我国能源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其中纺织电费占比逐年增长。 
    第四个特点,整体开工不足,企业为保职工利益维持经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棉纺织规上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同比减少,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根据协会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棉纺企业亏损面3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0%。从协会调研了解,全国重点棉纺织地区70%左右的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限产;新疆地区企业开工率约7成,企业亏损面达60%以上。在订单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为确保正常运转和员工稳定维持亏本经营。拥有进口棉花配额的大企业开工良好,但利润下降,没有或仅有少量棉花进口配额的棉纺织企业运行困难尤为突出。企业为国家稳定,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职工的生活稳定,保持开工做出了积极努力。 
    基于上半年的行业发展形势,协会从棉纺织产业研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以及向上级单位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在行业研究方面不断深入。协会建立了棉纺产业链运行分析、情况交流、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联席制度,携手从各种渠道掌握市场信息、研究行业政策,提出行业预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编写了《中国棉纺织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定期编辑《棉纺产业研究简报》刊登在协会网站上供会员企业参考。 
当前棉花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成立了棉花研究工作委员会,针对棉花、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作为委员会的成员,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根据企业的现状及需求不断呼吁,其中“关于采取紧急措施维护纺织产业安全的建议”的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 
    二、到各地了解实情方面卓有成效。鉴于有关数据显示的情况与企业反映的经营困难背道相驰,在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协会建立了自己的直报网络,通过跟踪百余户家国内棉纺织骨干企业,了解了企业产销存、经济效益情况;与此同时,由协会多次对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湖北、新疆等地展开调研,双管齐下,掌握了各地区棉花、棉纺织运行现状与困难,听取了各方面的政策建议和意见。通过综合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对税收问题、进出口贸易等问题,向政府递交相关建议。 
    三、在行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导。协会认为,当前棉花资源受到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企业进行产品的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棉花占纺织用纤维总量的比重将呈现减小的趋势,而目前市场上各种以非棉纤维为原料的纺织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为顺应市场需求,协会鼓励企业加大非棉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应用非棉中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培养员工的实例,表彰在应用非棉纤维领域上的典型企业。 
    协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会员单位,尤其是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不仅是会费,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今天这样的运行分析会每年3-4次,得到越来越多的的业内外人士的关注,非常感谢大家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当成自己的家。我想说,2012年是棉纺织企业尤为困难的一年,但同时也是协会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的关键一年,我们会继续努力按照中纺联的有关要求做好协会工作。棉纺织行业不是一朝一夕成长的,更不会在弹指之间“崩盘”,冬天是寒冷的,御寒要靠我们纺织人,我相信春天不会太远!在各位企业家以及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提振信心,携起手迎接挑战,中国棉纺织行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谢谢!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