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结束,纺织市场迎来了“银十”,然而节后市场交投气氛并无明显好转迹象。由于原料价格的持续下滑,纺织企业生产风险巨大,其中全棉坯布表现最为明显。全棉坯布工厂按单生产,压缩产量,重庆、江苏地区部分全棉坯布工厂更是表示:10月转产涤棉坯布,等棉价落稳,预期在今年11月底或12月左右,再考虑恢复全棉坯布生产。那么转产涤棉坯布是否能给工厂解压,减少风险呢?
笔者认为厂家转产涤棉坯布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是涤棉坯布对原料价格下滑的抗性要优于全棉坯布。
9月份棉花直补细则公布,带来棉价的大幅滑落,从月初的17100元/吨降至16200元/吨。而进入十月,各地新棉陆续大量上市,地产棉市场上,虽然补贴依然不明确,但是各类资源也是低价迭出,现在山东、江苏一带二级疆棉主流15200-15500元/吨不等。直纺涤短价自9月以来持续下滑,到现在为止,已创年内新低,至8700-8900元/吨。受原料拖累,纯棉纱和涤棉纱价格下行在所难免,纯棉纱价格下行的趋势要快于涤棉纱,6月以来纯棉纱C32s价格指数从24560.8元/吨跌至23830.9元/吨,涤棉纱T65/C3545s价格指数从20069.5元/吨跌至19635.9元/吨,跌幅小于纯棉纱。
由于坯布的成本70%都来自于原料成本,所以涤棉坯布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全棉坯布小。而减少用棉量,走向坯布的“非棉化”也成为业主规避风险的无奈选择。
据统计,6月到10月,全棉坯布C32s价格指数从6.21元/米跌至6.08元/米,而涤棉坯布T65/C3545s价格指数则从4.87元/米跌至4.79元/米,跌幅较小。厂商反映,全棉坯布从8月到现在,价格重心下移2角左右。涤棉坯布T65/C35 45s府绸和细布类价格较稳定,多是纱卡类品种降价。个别品种降价略多,九月初T/C65/35 21S×21S 108×58 63" 3/1纱卡(喷气)7.4元/米,现在已降至7.2元/米。
其次是海外市场来看,涤棉坯布出口形势比全棉坯布向好。
自6月份以来,涤棉坯布出口量逐月增长,相比去年同期,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8月份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158.74%。
而对于全棉坯布来说,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值,出口量相较去年同期严重缩水。而且从每月出口的环比增长来看,也未出现好转态势。这说明,针对海外出口,涤棉坯布需求增长空间要大于全棉坯布。
但是笔者认为企业转产固然是应对市场的一个被动策略,但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客户群体与实际情况谨慎做决策。
首先,市场上对涤棉坯布的需求有限,从2010-2013年中国轻纺城市场销售量来看,全棉坯布的市场需求约占5.45%,全棉布市场需求仅占2.38%。
2014上半年涤棉坯布与全棉坯布销量走势大致相同;6月份各自均急速下滑后,全棉坯布销量在7、8月份有小量回升,然而9月份受棉价急速下滑影响,全棉坯布销量无明显变化,甚至略有减少,月均销量在41万米左右。涤棉坯布销量则在7、8月份继续跌至谷底,9月份销量有明显回升,但月均销量仍不足15万米。说明涤棉坯布销势与往年较为吻合。全棉坯布受棉花直补政策影响严重,行情波动较大,带来市场的恐慌情绪,观望心态浓重。
其次,笔者通过与涤棉坯布厂家的沟通了解到,涤棉坯布工厂现在也是处于“水深火热”。陕西湖北部分厂商反映工厂亏损经营,企业让利出货,开工率不足5成。涤棉坯布工厂优惠处理顺价出货为主,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而且由于欠款风险,企业依靠老客户拿货为主,新单较少。
综上所述:随着原料价格的继续调整,纺企亏损风险将持续增大,涤棉混纺布或凭较强抗风险性在短期内表现略好。企业需根据自身客户群体,工厂特点做出投资生产决策,切勿盲目跟风。
(来源:TTEB中国棉纺织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