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人才->复合人才
纺织高训班走进纺织第一学府

1013-14日,2018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简称纺织高训班)的同学们聚集到了上海,分别在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和东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和交流。此次培训班课程重点围绕化纤标准化情况、绳网技术标准与试验、纤维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应用推广、智能服用材料、智能纤维的开发现状与健康管理,以及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并就企业战略制定进行了专题讨论。

1、我们向标准要什么?

业届都有这样的共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事实上,标准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实力和能力体现,也是一个行业的话语权。在两天的培训中,对于“标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部分。13日,学员们参观了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的检测试验室,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上检标的各种检测业务和检测装备,从纺织品分析,到各项指标检验装备和技术,毫无疑问,此次参观让学员们对纺织品检测及相关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高级工程师陆秀琴作为纺织高训班授课专家,在其“化纤标准化情况”的专题讲座中就化纤标准化的现状、标准的制修订流程以及如何编写标准进行了介绍。

作为中国化纤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多年来陆秀琴一直从事化纤纺织标准化工作。她表示,化纤行业的标准建设在行业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促进贸易、衔接上下游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中国化纤行业一直在努力将中国成熟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准推向国际,目前包括ISO 18066:2015《纺织品  化学纤维  长丝沸水收缩率试验方法》、ISO18067:2015《纺织品  合成纤维  长丝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在内的5项由中国化纤协会主导起草的化纤国际标准成功立项并实施。在国内标准方面,化纤行业拥有国家标准47项,行业标准235项。其中,聚酯类纤维在国内产品标准中占比最高达43.5%,锦纶和粘胶纤维标准位列其后,氨纶占比最少为1%。陆秀琴还对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以及产品标准的具体类标准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说明。

就企业标准的制修订流程,陆秀琴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她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化建设。针对行业标准建立,学员还针对自己企业所遇到的情况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包括功能性纤维标准情况以及新型纤维如何通过标准更为准确地传递纤维概念给下游等。

目前,随着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化学纤维的应用领域和比重仍在持续扩大,同时,对于提升纤维应用价值的探索也成为了行业和企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怎样的一根绳索可让化纤价值实现数倍的增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农业部绳索网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教授级高工马海有在纺织高训班培训课程中围绕“绳网技术标准与试验”进行了专业的讲解和分析。课上,他简要介绍了国内绳网产品技术发展情况,常用的化纤材料与应用情况,并就目前绳网产品质检中心的检测手段、标准及方法进行了介绍。

高性能绳索在纤维选择、技术设计等方能有哪些具体要求?马海有教授也进行了相应介绍,其中包括纱线的线密度、断裂强度、蠕变率以及断裂伸长率等指标要求。对于各种化纤在不同绳索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及各种应用领域对绳索产品的要求分析无疑让学员们懂得了将化纤转化成为高性能绳索该做哪些必修课。这一课,让大家感受到了化纤产品在海洋工程领域中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非常好的方向和目标。

2、在智能化浪潮中我们能做什么?

目前,智能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技术创新主流趋势,在纺织业中,也将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作为了重要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之下,行业企业到底可以如何从智能化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机会?在此次培训班的课程中,东华大学三位专家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专业的分析与交流。

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作为行业权威纤维材料研究专家,其研究方向涉及无机纳米材料表面处理及功能改性、表面修饰、纳米材料及碳纳米管高分子复合纤维材料及新型清洁丝加工体系、纺丝成形理论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在纺织高训班的培训中就“纤维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应用推广”进行了专题交流。

在国际纤维材料发展战略方面,王华平对几个重要的科技强国的行业技术推进情况、发展战略及研发体系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德国-Future TEX、美国纺织产业振兴项目、日本高技术纤维和高端纺织服装技术情况、欧盟HORIZON 2020计划等。

就国内纤维新新材料发展趋势,他从中国化纤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就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行业重塑竞争优势以及产业政策,进行了国内新纤维材料的研发创新背景的分析。基于这样的产业发展环境,王华平进一步分析了行业纤维原料创新、纤维加工技术创新、纤维产品创新的重点。在纤维产品创新方面,包括单一功能强化型产品、多功能复合型产品、仿真型产品、生态安全型产品。发言中,他还围绕纤维创新介绍了钛系聚酯纤维、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差别化再生纤维素纤维、高性能碳纤维等新型纤维产品技术情况。

谈及化纤产品创新与推广,王华平表示,行业要在互动模式下加大产业链合作,并例举天竹联盟、仿真纤维产业链联盟等经典的产业链创新实例。针对化纤产品的推广,他表示,企业应有准确、合理的产品定位,关注细分市场,注重产品策划、包装设计,懂得借助平台以及大事件宣传自己,此外,也应该关注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可以集合更多的资源用专业引领消费,用技术创造需求。

东华大学科研处处长王宏志在智能服用材料的专题讲座中从服装及电子产品的发展过程梳理,到人工智能的兴起、发展情况的介绍,将智能服装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针对智能服装的发展,王宏志介绍了智能服装的历史、现有产品情况,并对智能服装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据悉,目前在国内外都有较为密集的智能服装战略布局,美国的革命性纤维计划,欧盟在光电纤维、储能纤维方面的研究,以及石墨烯旗舰计划;德国关注的未来纺织,日本在高性能与高功能纤维方面的研究等等,这些世界级的科技强国,均表现出了对高端纺织技术的关注。同样,作为纺织大国的中国,也在加快在智能服装领域的研究,深圳在部署世界前沿科技持续推进可穿戴技术创新;上海在推动“大纤维”概念;武汉在进行纤维谷建设;北京成立了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联盟……此外,他还介绍了全球推进智能服装的知名专家,并对他们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介绍。

作为中国纺织业的一流学府,东华大学业在多维推动智能服装技术的研究,包括智能变色与发光、能量储存于转换、柔性智能传感以及高效智能变形。王宏志表示,智能服装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让服装成为人、社会和自然的智能媒介。

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讲师相恒学博士在“智能纤维的开发现状与健康管理应用”中分别从智能纤维开发背景、智能纤维发展现状以及智能纤维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信息分享。

相恒学表示,纺织纤维材料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遍及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随着人们对服装要求的提升,纤维材料已逐步从简单转向复杂,目前,众多技术研究锁定在智能纤维的开发方面,以期能够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做出主动适应。

作为讲座的重点,相恒学在智能纤维发展现状方面对热量管理纤维和环境敏感两类智能纤维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在热量管理纤维方面,他介绍了储能调温纤维(PCF)的概念与工作机理,传统相变媒介、存储方法及其在能量波长和形状记忆方面的研究新思路,并对东华大学在该课题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了介绍。此外,他还对热致变色纤维的作用机理和课题组工作情况进行了说明。环境敏感纤维主要涉及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微小变化,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也随之变化的纤维。交流中,他介绍了水凝胶纤维和柔性传感纤维两种典型案例。据悉,水凝胶纤维可应用于智能阀、自清洁器件、磁性响应器件,柔性传感纤维则就弹性气体传感和应力传感纤维进行了介绍。未来,东华大学在智能纤维的研究中还将关注仿生功能。

3、企业竞争力该如何提升?

随着中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从量增到高质的发展方式转变,让行业企业学会了沉下心去关心宏观环境变化,理性规划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此次纺织高训班的学习课程中,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吴文静就“中美贸易战对化纤行业的影响”这一社会及行业焦点话题与同学员们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她梳理了中美贸易战的演变历程及产生原因,分析中包括中美贸易的不平衡结构形成的贸易差,全球化产业角色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带来的影响,以及在这场贸易战中反应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据分析,中美贸易战对化纤出口的直接影响不是很大,但鉴于中美贸易战对纺织品出口的较大影响,直接影响了化纤企业的订单。通过此次交流,学员们对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和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吴文静将中美化纤贸易现状以及贸易战对行业的影响作为了讲座重点。据介绍,美国作为中国化纤出口第二大市场,出口的重点化纤产品为涤纶长丝、短纤、锦纶长丝和粘胶短纤。近五年我国针对该国的出口量年均增长7.56%,在中国化纤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在下滑,2017年出口额约5亿美元,占比约9%。在当前中美贸易战的2000亿元清单中,除了聚酯高强力多股纱和未梳粘胶短纤外,几乎覆盖全部化纤产品,但总体而言,中国产品大多以内销为主,对美国出口的依存度较低。在聚酯链产品贸易形势分析中,PXPTAMEG出口较少,PTA基本自己自足,PXMEG进口对美国依存度低,贸易战对其影响微小。瓶片和切片产品对美出口依存度较低,影响不大;涤纶民用丝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对工业丝出口有一定影响。涤纶短纤对美出口量占比较高,加征关税削弱了产品竞争力,对于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在粘胶纤维方面,粘胶长丝出口依赖度虽高,但对美出口比重极小;且清单中排除了未梳粘胶短纤,因此,对该产品出口影响不大;溶解浆从美国进口占比较大,贸易战对该产品进口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国对美棉加税则为涤短和粘短带来了利好。在锦纶方面,中国锦纶产品对美出口较少,受贸易战影响不大,但锦纶66产业链则严重受损,直接影响其出口竞争力。中国从美国进口丙烯晴的比重高,受贸易战影响较大。

此外,她还对中美贸易战对纺织业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为企业应对提出建议,包括积极寻求新的替代市场;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和全球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加大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和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交流讨论

纺织高训班培训中最受大家喜欢的就是交流讨论。在本周举办的WORKSHOP中,市场战略研究专家李琰作为此次讨论环节的导师,围绕企业战略制定带领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该环节,学员们被分为四个小组,整个讨论分别围绕PEST、波特五力以及SWOT模型进行了三轮小组讨论和交流。

在这一实战演练中,大家全力以赴,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了讨论交流中,围绕三个议题与团队一道进行分析,并汇总形成各组的意见。三个多小时的交流与讨论,让学员们的心更近了,大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得更深,不管是企业家本身,还是企业创二代,都从这个环节中有了静思企业发展机会。有企业高管表示,整个活动非常好,是一个极具意义和价值的头脑风暴,以多个真实的行业企业为案例进行的分析,不仅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制定有所建议,也让更多的学员学会了以更广阔的视角观察、分析企业得发展。

 

在实战演习最后的总结中,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对各组在三个环节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互动交流是纺织高训班举办的重要目标之一,希望借助纺织高训班这个平台,能够提高行业管理者的专业实力,也希望能够借此加大同业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间的交流,并最终推动企业乃至行业的健康发展,她希望每个学员都能从中受益,达成纺织高训班主办机构服务行业发展的初衷。

 

2019 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现已开始招生

更多信息请联系: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杨秋蕾   13264257823(微信同手机号)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