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出”一个全国劳模——西北“女汉子”黄云娜
陕西,五十年代的中国纺织大省,尽管在市场经济洗礼下,纺织规模减小,但仍有许多棉纺织企业活跃在行业中,其中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当地国有企业,兢兢业业地完成经济建设使命,另外还培育着一批一批优秀的纺织工人。黄云娜就是从陕西五环集团“织”出来的工匠典范。
黄云娜,即将迈进不惑之年,二十多年她始终坚守在企业织布车间基层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她精彩的人生轨迹。她曾荣获集团“操作比武织布工种擂台赛”三期擂主,多次荣获“集团操作比武状元”、连续12年荣获集团“操作标兵”、并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等荣誉。201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当选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光荣当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020年,她荣获全国劳模称号,将“西北”纺织工人形象呈现于国人眼前。
黄云娜目前是陕西五环集团织造车间甲班值车工,1998年,黄云娜初中毕业进入公司织造车间工作,由于对设备操作不熟练,很难完成生产指标,这个不服输的姑娘暗下决心,刻苦攻关,反复练习,经常利用下早班、下夜班、中班倒夜班和大礼拜时间在家里或者来到车间进行单项操作练兵,练打结、练断经、断纬的处理,别人接500个头,她就要接1000个甚至更多,手指被棉纱勒出了一道道血口,缠上胶布继续练,最后硬是练出了每分钟接头40多个的好本领,还总结了一套接头口诀在新工中推广。进厂第一年公司操作比武第一名就被她拿下,此后,黄云娜连续12年荣获集团操作标兵称号。
织造车间常年高温高湿,值车工工种工作时间“三班倒”,一个班手脚不停歇,8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30里路,还要忍受机器发出的噪音,对此,黄云娜从不喊苦喊累,每天坚持提前30分钟进岗做好接班准备工作,班中仔细巡回、抢开停台、确保质量。遇到高温天气,车间温湿度高,生活难做时,她更是缩短吃饭时间,早早回到工作岗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优质高产。有了成绩和经验,黄云娜就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对新工进行帮教,将自己所掌握的操作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新工和同事。多年来,她悉心授徒,带过37名徒弟,其中23名成为生产骨干,10人被授予集团操作标兵、能手称号。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四心原则,即:“精心跑巡回、细心织好布、耐心传帮带、铁心创佳绩”。为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她利用工作之余,边工边学,参加成人电大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
2012年,集团开发了高难品种,该品种捻度大、断头多、停台高,操作难度大,稀密路难掌握,由于生产计划难以完成,无人愿意到该岗位顶岗。在该品种交货期紧张的情况下,黄云娜作为操作尖子主动请缨上高难岗,经过她反复尝试,探索出了“强捻布操作法”,在她的带领下此品种的产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园满完成了生产交货任务,并将“强捻布操作法”在车间推广应用,为集团创造经济效益近20万元。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操作尖子的光荣使命,充分发挥了党员一面旗的带头作用。
黄云娜深知产业工人对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对产业工人的酸甜苦辣有切身体会,作为全国总工会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她提出“希望国家在提高产业工人薪酬待遇方面多给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身价值,激励他们继续奋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黄云娜作为基层工作者代表,能够思考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将个人与行业发展融为一体,不忘初心。
黄云娜把奉献当做践行政治信仰的基点,把工作当做实现理想的平台,以娴熟的技术和过硬的作风兑现了对党的承诺,用勤劳和汗水成就了精彩人生。“练好本领,奉献企业是我应尽的职责。”黄云娜用行动诠释了人生追求,用真诚和奉献书写着更加绚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