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价格未有明显大起大落,国内外棉花、棉纱期现货价格在延续上周的基础上略有回落,幅度在预期之内。随着贸易环境改善的利好消息逐步释放和确认,金融市场迎来新动向。11月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破7,这是时隔近百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重回7元关口以内。
要闻回顾
11月1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就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进行了认真、建设性的讨论,并取得原则共识。双方讨论了下一步磋商安排。
11月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两周,中美双方牵头人就妥善解决各自核心关切,进行了认真、建设性讨论。同意随协议进展,分阶段取消加征关税,这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利于生产者,也有利于消费者。如果中美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同步等比率取消加征关税,这是达成协议的重要条件。
市场价格动态
11月4日-8日,市场价格在延续上周高位的基础上略有回略。期货市场,国内郑棉主力合约(CF2001)徘徊在13000元/吨上下,11月8日结算价为13020元/吨,较上周五结算价下跌30元/吨;美棉期货(ICE1912)方面,11月7日结算价64.35美分/磅,整体来看降幅近1美分/磅;郑州棉纱主力合约(CY2001)11月8日结算价为21045元/吨,较上同期下跌10元/吨。从国内现货市场看,国内3128B棉花稳中有涨,11月8日价格指数为12930元/吨,较上周上涨约90元/吨;纯棉32支普梳纱价格指数(CY C32S)有小幅增长,较上周上涨近200元/吨。

虽然,近几周原料价格回暖与前期价格低迷相比,使纺企原料采购价格有所上涨,但对重拾企业信心、加快走货速度、盘活资金链、恢复市场活力有重要意义。中美阶段性谈判进度正在持续推进,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一波三折,立冬过后,棉纺企业面临的是寒冬还是暖冬,仍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