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与原料->热点话题->非棉资讯
纺织高科技护航“回家路”

  6月4日清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未来技术研究中心陈利教授带领团队为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定制的耐2000多摄氏度高温的多维编织结构增强材料、北京服装学院贺阳教授为航天员设计的出舱后地面保暖装置……一系列纺织高新技术,温暖守护航天员的“回家路”。

  为了保障航天员顺利返回,陈利教授带领团队利用天津工业大学独创多元耦合编织技术,为神舟十五号返回舱“量身定制”耐2000多摄氏度高温的多维编织结构增强材料,精准满足了返回舱关键器件的防护结构复合材料“耐高温烧蚀、坚固抗冲击”要求,为航天员安全着陆再立新功。

  由陈利教授领衔的复合材料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多维编织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依托该校国家级“双一流”建设学科和“高性能纤维和纺织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天津工业大学已建成集材料设计、多维编织、液体成型、性能表征等为一体的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快速响应科研平台,在复杂异形复合材料构件立体编织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研发的多向编织增强纺织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五号”返回舱,为中国航天源源不断地贡献“天工力量”。

  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每名航天员出舱后,工作人员立即为他们穿上蓝色的“保暖服”。

  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较长,返回落地后无法立即适应地球重力作用。这身“行头”是航天员地面保暖装置,可以为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航天员的“保暖服”由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原馆长贺阳教授设计。贺阳教授曾担任“神七”“神九”“神十一”“神十三”“天宫二号”任务航天员睡袋纹样和舱内工作服色彩设计师,从“神舟七号”开始为舱内睡袋设计图案和纹样。“当时运用了‘祥云飞天’的概念,睡袋上有各种云纹,‘神十五’沿用了‘神十三’‘神十一’的地面保暖装备。希望通过亲和感的设计,让航天员经历漫长的飞行平安降落祖国时,更能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在航天员回归地球的精彩时刻,这套装置兼具保暖与展示国家形象的双重功能。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航天高科技以及航天员的英雄气质相融合,并运用色彩、图形形成祥和的视觉氛围,需要在设计中进行大量调研与尝试。

  贺阳的设计团队最终选择了汉唐纹样进行再设计,以壮丽典雅的设计风格烘托中国航天员的英姿。纹样以中国航天专用色彩——蓝色为主色,提取汉唐铜镜、织物与绘画里的典型纹样——团花、祥云等元素,以传统纹样四方连续的方法组织纹样。严密的几何结构既有构成的理性秩序,符合航天科技的理性特征,单个花朵与祥云又富于变化,充满感性优雅意趣,与中国航天科技形象完美融合。

  地面保暖装置由睡袋与盖毯组成。睡袋会将穿着舱内宇航服的航天员装入,盖毯则起到更加保暖、更多呵护的作用。为适应航天员在扶手椅上自然弯曲的状态,睡袋被特意做成适形的弯曲样式;采用户外运动的专业面料,达到防风保暖效果。为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与使用方便,在睡袋功能结构上进行了独特设计,对面料与缝制技术进行严格甄选,确保工艺环保安全。

  盖毯正面,中国航天员中心标志与ACC字体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盛唐祥云纹环绕周围。有向上飞升的动感,又有传统纹样的神韵。云纹、字体、标志依次大小递进,突出航天形象要素,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反面,花卉纹样与标志、字体组合。双面设计能增加保暖功能,保证美观性和实用性。

  睡袋为沉稳而又明亮的蓝色,前胸有国旗和航天任务标志,里子为蓝白色的盛唐花卉纹样。款式前身对开,拉锁开合,方便穿脱。睡袋采用立体裁剪的结构处理,适合航天员在躺椅装置上的状态,穿着更舒适合体。

  据悉,该项目也是北京服装学院博士项目“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的一次重大实践。项目旨在为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提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来源:中国纺织报)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