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文
导语:今年上半年,棉纺织行业运行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总体运行平稳,有向好趋势。在市场信心指数逐渐恢复的形势下,棉纺织企业积极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不断加大调整产品结构的力度,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了产量小幅增长,出口同比增长。
市场价格弱势下行
棉花及纱布价格下行
今年1~6月,棉花及纱布价格整体处于下行态势。棉花价格呈下滑趋势,下游企业下单谨慎,棉纺企业接单风险加大。在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及受化纤企业限产影响,涤纶短纤及粘胶短纤价格于5~6月期间小幅反弹,7月又略微下跌。纱布价格随棉花和化纤短纤等原料价格一起下跌。截至今年8月12日,32支纯棉普梳纱价格24190元/吨,较年初下跌5.3%,32支纯棉坯布价格6.13元/米,较年初下跌3.9%。
今年1~6月原料及纱布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棉行协
棉花政策对棉价及市场的影响
棉花政策对棉价及市场的影响。今年1~7月,国内棉花政策不断调整,国内棉价处于下行通道,纺织企业订单整体放缓、谨慎,接单风险不断增加。
1~2月棉花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受季节因素影响,纺织企业订单放缓。3月,市场传言放储政策将有所调整,内棉价格开始松动,外棉价格上涨3%,国内外棉花价差有所收窄,纺企订单以节后补货为主。4月,储备棉投放价格下调至17250元/吨,同期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4~5月内棉大幅下跌,跌幅大于外棉跌幅,国内外棉价差缩小至3000元/吨。纺企原料及纱线库存贬值,订单再度放缓,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6~7月,内棉价格逐步跌至储备棉成交价附近,跌幅放缓,外棉仍较大幅度下跌,价差回升至4000元/吨。自二季度以来,市场观望情绪浓郁,恐慌情绪加重。
今年1~7月国内外棉价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棉行协
进口棉花同比减少。今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数量为139.4万吨,同比减少42.2%。从单月进口棉花情况看,我国进口棉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自4月起进口棉花滑准税配额依据储备棉成交量发放,配额数量同比大幅减少;二是上半年国内外棉价差有所收窄。
从进口棉花市场分布看,今年1~6月我国印度棉进口数量最大,达69.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0%,其次是美棉,占进口总量的28%。从实际情况看,纺织企业对外棉尤其是高等级棉花的需求仍然很大。
纱布产量同比缓慢回升
纱布产量同比略有上升
根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1~6月纱、布产量累计同比分别增加0.4%、3.1%。从月度累计同比情况看,纱布产量月度累计同比总体呈现缓慢回升趋势。
产量回升缓慢,开工依然不足
从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情况看,1~6月棉纺织企业开工情况仍然不甚乐观。其中,跟踪大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为90%,中小企业平均开工率为60%~70%,集群小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为50%。
棉制纺织品贸易形势继续下滑
棉制纺织品进出口同比双降
今年1~6月我国棉制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4亿美元,同比下降5.5%,其中,棉制纺织品出口额为132.9亿美元,同比下降5.9%,进口额为41.1亿美元,同比下降4.2%。与2013年相比,棉制纺织品出口增速下降了19个百分比,进口下降了28.1个百分比,主要受棉花进口减少特别是自美国进口的影响较大。总体来说,我国棉制纺织品在今年1~6月的进出口贸易中较去年呈现下滑趋势。
2012、2013及今年1~6月我国棉制纺织品
进出口额同比增速(单位:%)
|
出口增速
|
进口增速
|
今年1~6月
|
~5.86
|
~4.23
|
2013年
|
12.8
|
23.9
|
2012年
|
~3.3
|
24.7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从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市场看,今年1~6月我国出口中国香港相对低迷,较2013年下降了37.65个百分点;对日本、东盟同比减少,对美国同比基本持平;对欧盟同比微增。
从进口市场看,今年1~6月我国自中国香港、美国、东盟、欧盟进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日本市场进口小幅上升。
今年1~6月我国棉制纺织品进出口市场同比变化情况
棉制纺织品进出口贸易主要市场
|
1~6月出口同比增速(%)
|
较2013年增速变化(百分点)
|
1~6月进口同比增速 (%)
|
较2013年增速变化(百分点)
|
全球
|
~5.86
|
~18.98
|
~4.23
|
~30.62
|
中国香港
|
~22.71
|
~37.65
|
~34.95
|
~14.5
|
日本
|
~4.3
|
6.92
|
~11.58
|
0.45
|
美国
|
0.56
|
2.93
|
~34.18
|
~182.98
|
东盟
|
~1.67
|
~26.79
|
34.93
|
~15.3
|
欧盟
|
1.66
|
~1.7
|
~5.7
|
~3.43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棉纱出口、棉织物进出口量均同比下降
今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棉纱线24.1万吨,同比下降9.4%,出口棉纱线量跌价升。
今年1~6月我国棉纱线出口市场分布情况(单位:万吨、%)
|
全球
|
中国香港
|
越南
|
孟加拉国
|
韩国
|
马来西亚
|
其他
|
出口数量
|
24.11
|
9.79
|
4.84
|
1.75
|
1.31
|
0.73
|
5.69
|
出口占比
|
100
|
41
|
20
|
7
|
5
|
3
|
24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今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织物3.4亿米,同比下降12.14%;出口棉织物40亿米,同比下降12.47%。
今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98.8万吨,同比增长2.3%,进口单价为3.1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3.1%。其中,在进口纱市场中,印度占比29%;巴基斯坦占比24%;越南占比17%。
今年1~6月我国棉纱线进口市场分布情况
|
全球
|
印度
|
巴基斯坦
|
越南
|
其它
|
进口数量(万吨)
|
98.77
|
28.59
|
23.93
|
16.66
|
29.59
|
进口占比(%)
|
100
|
29
|
24
|
17
|
30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从今年1~6月全球进出口纱支占比分布情况看,8~25支和30~47支的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8~25支占比28%,30~47支占比11%,均较2013年占比分别减少14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25~30支占比60%,较2013年增加了18个百分比。
运行质效下滑 亏损增加
根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4%,较2013年相比下降了7.9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减少9.0%,较2013年相比下降了14.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总数累计同比下降4.4%,较2013年相比增长了2.09个百分点。行业亏损面有所加大,截至6月底,亏损面约28.3%,比2013增加了8.3个百分点。大多数企业反映,目前企业订单降价走量为主,主要是维持低库存,以减少贬值损失。
未来预测
未来,市场信心有所回升。今年1~6月,棉纺织行业实际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2%,增速逐步回升;新开工项目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7%,自2013年2季度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市场对未来棉花底价预期不明。首先,棉价底部价格较难预测。当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细则仍未出台,而临近新棉上市,棉农惜售预期较大,市场对未来棉价底部价格缺乏预期。
根据目前市场形势,预计下半年棉花价格仍将呈现下行态势。新棉上市前,国内外棉价差仍有可能继续扩大,后期或有所收窄。
其次,新年度棉花政策仍将影响市场。
根据有关安排,国家储备棉投放将于8月底停止,市场普遍预计新棉上市将推迟至9月底,9月份纺企购棉渠道及库存水平成为市场关注重点。据有关数据显示,8月以来,储备棉日均成交量较7月日均成交量增加25%以上,部分企业开始备货;另外港口棉花数量也小幅增加。根据企业有关诉求,中棉行协已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增加高等级棉的投放,保证企业用棉需求。
目标价格直补细则将对新棉市场的收购价格、收购进度及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棉价走势。
据有关信息,为了促进国产棉的销售和使用,新年度棉花进口配额或将收紧,预计进口棉采购难度或将加大。
棉花期货市场或将更加活跃。今年2季度以来,棉花期货价格持续弱势下跌,期间出现单日超跌反弹,期货价格波动性增强。对于棉纺企业而言,棉花市场风险加大。
新棉上市后期,如国内外棉花价差逐步收窄,预计进口棉纱数量或将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