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在“总体要求”中提到,“到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到2030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发布了《绿色低碳标准重点研究方向(2025-2027年)》,涉及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等领域。
方案在“标准急用攻坚行动”内容中提到,“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供给。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为重点,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范围,条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近年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棉行协”)先后发布了《色纺纱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棉纺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节水型企业 牛仔布行业》等棉纺织行业绿色低碳标准,并持续高质量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工作,由中棉行协辅导并评价的12家纺织企业成功入围“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2024年以来,中棉行协积极推进棉纺织行业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产品碳足迹标准。7月2日,中棉行协组织召开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棉纱》等5项团体标准(送审稿)审查会。来自行业协会、院校、企业等相关方的专家代表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后,中棉行协将根据方案中提出的要求,按计划完成5 项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的报批和发布工作,强化标准对棉纺织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