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研判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全年发展改革任务。
会议指出要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有效衔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此次部署不仅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举措,更标志着我国能源治理从“能耗约束”向“碳排放约束”的历史性转变。其中,核心政策工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一变革体现在三个层面:(1)制度重构:将碳排放评价纳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同步提交“能碳双控报告”;(2)目标升级:根据国务院《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2025年将夯实核算基础,“十五五”时期实施强度为主、总量为辅的双控机制,碳达峰后转向总量优先管控;(3)技术赋能:《办法》要求建立覆盖“国家—地方—企业”的碳排放监测网络,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实时追踪。
近年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积极推进棉纺织行业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启动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棉纱》等5项棉纺织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制订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