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纺纱技术->环锭纺纱
棉结与毛羽的解决方法

  根据棉结及毛羽形成的机理及规律,理顺纤维运行与受力方向必须贯彻在整个工艺流程中。

  1 有关技术要求

 

  从宏观上看,任何纤维在纺纱流程加工中应做到系统、定向、柔和、顺畅、洁净等要求,尽量采取经过科学验证既定的原则,以提高工作效率,如针对纤维弯钩的奇数与偶数原则,牵伸倍数、并合数、短绒率的最佳控制等相关原则;而微观上满足纤维握持、转移、纤维受力点、气流的方向以不破坏纤维内外在结构、物理性能,应尽量保持纤维原状态特性,为成纱提供质量完美的半制品。
  1.1 器材应能良好地握持纤维
  要保持牵伸顺利进行,握持力必须大于牵伸力。纤维握持在加工中有线(面)握持,如双罗拉握持或者罗拉与给棉板(罗拉与胶辊),进行定向开松、梳理、牵伸;有点线握持,如梳棉锡林与盖板间针齿尖在气流作用下控制纤维。锡林针尖握持的纤维在前固定盖板定向梳理下,满足提供给道夫约60%的后弯钩为主体的纤维顺利转移。理顺的纤维延伸至后道加工过程,体现在并条、粗纱、细纱对纤维须条的握持更加稳定,控制浮游纤维能力强,即牵伸力波动小,不易滑溜。
  精梳工艺同样考虑钳板握持纤维的可靠性,保证锡林对纤维弯钩的梳理,防止小卷定量过轻、精梳棉网太薄出现破洞破边、钳板握持力欠佳等问题,并造成长纤维不能有效握持而成为落棉。如小卷定量从46.5 g/m加重至50.8 g/m ,精梳短绒率由5.21%增长至5.49%,棉结从20粒/g增加至22粒/g,落棉率从16.0%增加至16.4%。
  1.2 转移纤维性能好
  转移与握持是一对矛盾,要寻找平衡点,握持过大不易转移。清梳棉流通过定向气流输送,纤维定向性好对纤维转移更加顺畅,特别是清棉,通过合理补风,加快棉块转移,可以减少清棉流程中索丝和棉结。例如在FA002型抓棉机抓棉斗侧面开补风口以增大补风量和提高吸棉效率,使抓取棉块快速脱离刀片,防止滞留重复打击造成索丝和短绒。同样,将A035型混开棉机与FA106型开棉机出棉口补风改为刀头切线补风也可以使棉束迅速脱离刀片。反过来,转移率高有利于纤维定向度,梳棉机不同车速决定不同转移率,一般车速高,转移率高,最低不小于15%,要兼顾锡林与盖板分梳次数至少2次~3次。
  高效高产道夫针布必须具备足够抓取、握持力,即转移能力,满足在锡林高速气流下纤维定向顺利引导;同时,道夫齿深加大,容纤量增大,道夫接触纤维长度大,针布握持抓取力大,有利于纤维伸直与转移。道夫转移率过高,锡林返回负荷少,梳理不充分,不利于均匀混和作用,影响条干与重量不匀;道夫转移率过低,易缠绕锡林及刺辊,反复搓转,增加棉结。而当道夫速度和针齿密度减小时,转移率同步降低。加工不同纤维采用不同类型梳棉机应有相应适当的转移率。
  1.3 重视器材微观设计与工艺效果
  梳理器材微观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近几年,器材设计及工艺分析逐步进入关注表面微观层面,满足多种纤维加工不同工艺要求,解决质量问题更加精准。最明显的是针布设计强调单纤维定向控制、梳理、转移,为了提高道夫转移率,锡林针布设计由单齿向双齿、单台阶向双台阶发展,不同齿形组合变化,保证握持、穿刺、释放能力兼顾。例如金轮双齿设计为一个2.0 mm平顶高齿,一个1.7 mm尖顶矮齿,齿密达到1 400齿/(25.4 mm)2,道夫转移率提高至30%,加上针面棱角圆滑,短绒率减少20%左右。为解决纤维素纤维在齿尖部位被握持纤维下滑的难题,研发了驼峰针布,使盖板抽取纤维能力增强,从而提高纤维的分离度和伸直度,改善棉网清晰度,有利于品质提升。
 (2)白鲨高低双台阶齿形设计使穿透刺入、柔性梳理、释放转移三者结合,减少短绒0.5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转移率提高35%以上,产能提高25%左右。DS齿锡林针布结合驼峰齿和大平顶齿,齿背特殊设计,“一直四大”,即直齿尖,大(长)齿顶、大圆弧、大前角、大齿距,使纤维损伤小,梳理更加柔和,有效梳理长度增加,提高了伸直度和棉结杂质的去除效果,达到托持纤维,防止沉积,控制纤维在特定位置受梳,纤维握持深度保持针尖以下0.05 mm,针面粗糙度控制在Ra 0.06 μm。对机采棉棉结去除率高达90%以上(通常85%左右),生条短绒增加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DS18系列锡林针布在某企业经过验证,50%PIMA长绒棉+50%新疆细绒棉配棉,JC 9.8 tex纱+200%棉结在15个/km以下,JC 4.92 tex纱+200%棉结在40个/km以下。
 (3)锦峰针布依据固定盖板的磨损规律,独特构思,模拟活动盖板,开发了带锺趾差固定盖板,对纤维实行渐进梳理,使参与的工作齿数增加,针齿排列以5°或10°错开,纤维呈曲线前行,选用斜纹式或横密式排列,避免纤维束形成“通路”而出现漏梳现象,减少纤维损伤,增强了梳理力。同时,将盖板梳理后区约三分之一针布改为光滑平台,形成纤维提升释放区,让梳理纤维尾端翘起,为下一次齿尖梳理提供良好条件,尤其适用纺制纯棉细特纱。
 (4)对于一些纤维素及化学纤维表面摩擦性能差、道夫掉棉网、不易握持等问题,道夫针布设计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道夫针齿侧面加横纹,可以通过调整纹路数量提高握持力,防止转移不良,棉网断裂;另一种不加横纹,改变齿尖形状,如鹰嘴形、弧形和组合形,采用基本齿形与特色齿尖组合设计,通常基本齿形工作角为60°,而新型道夫针布齿尖工作角则为25°~45°。HOLL公司较早开发圆弧形变角齿尖,明显提高齿尖转移凝聚纤维的能力。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