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市场与原料->宏观经济->国内经济
陕西:科技引擎助力新速度

 

  从8秒下线一台液晶电视的“智造”奇迹,到百吨推力火箭发动机的轰鸣试车,再到空天动力创新平台的加速崛起,陕西正以“硬核”科技实力向全球展示创新“加速度”。这片孕育了千年文明的秦川大地,如今正以尖端科技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新坐标。

 

  8秒“诞生”一台液晶电视!看咸阳如何大“显”身手

 

  在咸阳高新区一座充满科技感的厂房里,每8秒就有一台液晶电视“诞生”——这正是全球显示产业巨头冠捷科技在咸阳工厂的“智造”日常。生产车间里,记者正在解码这家“显示之王”如何用一块屏幕撬动全球市场。

 

  一块块液晶面板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翩翩起舞”,机械臂精准抓取、翻转、组装,仿佛上演一场高科技芭蕾。工作人员介绍,“咸阳工厂是冠捷科技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每8秒就能下线一台液晶电视整机;极速屏装技术实现面板从入库到整机出货‘72小时交付’,咸阳基地年产能超2000万台。”

 

  这些高效率的背后离不开咸阳工厂先进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智能制造的赋能。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新原称,咸阳工厂作为冠捷在全球布局的第十二家工厂,自2018年投产以来,便以“智能化”为基因,从建厂初就规划智慧工厂蓝图,每年对生产模块进行技术迭代,今年更获评“先进级智能工厂”。

 

  在一层的展厅里,一个个屏幕“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165Hz高刷电竞屏让游戏画面丝滑流畅,8K超高清屏呈现的毛发细节纤毫毕现,智能翻译耳机实时转化多种外语……目前冠捷科技的产品已出口至波兰、德国、巴西等30余个国家,覆盖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2025年上半年,冠捷科技上半年进口额109.15万美元,出口额4495.61万美元。”高新原告诉记者,通过“内陆物流+陕西产业链集群”,冠捷科技咸阳工厂生产成本比沿海代工低12%;产品通过中欧班列直供欧洲市场,物流时效比海运缩短40%,真正实现了“西北内陆”与“全球市场”的无缝衔接。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聚焦电子显示领域技术创新,以定制化产品适配市场需求。同时,积极拓展经贸网络,通过多元化营销矩阵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产品出口规模,深化区域市场布局。”高新原说。

 

  航天动力之乡实至名归!多款火箭发动机跃跃欲“试”

 

  来到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该公司研制的100吨推力液氧煤油混合循环火箭发动机“红龙一号”已完成富燃、富氧半系统试车,预计将于今年底前实现整机试车。

 

  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核心研发人员都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及相关航天科研院所,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具备优秀的研发能力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依托学科和技术优势,天回航天为商业航天研制领先的高可靠、高性能、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新型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并逐步实现定型、批产。

 

  除“红龙一号”外,天回航天在研的85吨推力液氧煤油抽气循环发动机“巧龙一号”已经完成200秒整机长程试车,2吨推力先进高空发动机“小龙一号”已完成60秒飞行状态试车,控龙系列发动机也已完成多次整机试车。

 

  目前,天回航天在陕西已建成液体火箭发动机创新研发中心、液体火箭发动机核心组件生产厂及百吨级液体火箭试验基地,涵盖火箭发动机设计、生产、总装和试车等全部研发流程,具备将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及小批量生产、交付的能力。

 

  叩问“星空”更有力!深空探测再添两副“硬核底牌”

 

  在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记者从现场获悉,该企业投资建设的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将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其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基地也将于年底前投入运行。

 

  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位于西安高新区,聚焦航天动力、航空动力等核心领域,建设一栋19层生产厂房、一栋8层科研办公楼及五栋3-4层多层厂房,可以满足科研、生产、办公、招聘、路演、辅导、咨询等多样活动。截至目前,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7栋单体建筑的主体工程已完工,室外道路、景观绿化、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收尾工作正在进行,预计8月底前可以投入使用。

 

  此外,位于三原县的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试验测试基地也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该测试基地一期项目主要建设1#吸气式发动机试验台、2#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3#先进可调火箭发动机实验室、4#测控楼、5#动力站房及配套附属设施,形成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教学于一体,具备一定公共事业属性的开放性综合试验平台。可以搭建以航天动力冷、热试验测试为核心,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陕西空天动力实验资源共享和结构性优化。

 

  起点新闻记者:陈嘉欣 张思睿 王靖升 刘望

 

  编辑:高思雨

 

  审核:魏诠 康乐群 贾存真 廖亚平 李卓然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