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纺纱织造->织造技术->色织布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与改进策略1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概论  
  涤纶筒子纱的染色工艺流程一般为:涤纶长丝或短纤纱经松式络筒→染色→筒子纱专用脱水机→烘干机→倒纱→再进行机织或针织。
  1、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RY-1180V型高温高压染样机。
  2、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 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退浆、煮练、漂白合一,在100℃条件下处理20min,皂洗剂1g/L去油)—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 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色(1℃/1min)升温至70℃匀染10min—(1℃/1min)升温至100℃匀染10min—(1℃ /min)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100℃处理30min,对于深色而言)—洗水—醋酸中和—洗水(上抗静电 剂)—脱水—烘干。
  

 涤纶筒子纱的工艺流程与注意事项

  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式络筒,以得到符合筒子染所需要的密度和卷装形式。松式络筒所使用的筒管对染色质量影响较大,不同的纤维原料决定不同的卷装形式,一般用于涤纶染色的筒管是平行钢丝筒管,以便于染液能从里到外,再从外到里反复进行穿透,来实现染色。不同种类的纱线,要求有不同的卷绕密度,且要均匀。筒纱的密度要根据原料的不同,结合染机泵的扬程流量高低及外加压力情况进行设定。
  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0.33-0.39g/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
  如果绕筒的张力、密度不均匀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张力、密度较小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快,染液的穿透量多;张力、密度较大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慢,染液的穿透量少。染色结果是,张力、密度小的部位得色深;张力、密度大的部位得色浅。
  这是因为,染料上染纤维,是分为三步:
  第一步,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
  第二步,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被纤维表面吸附;
  第三步,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从染液中进入纤维表面“边界层”的速度和数量是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
  也就是说,染液流动越快,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染料进入纤维“边界层”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发生染着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的缘故。
  应对措施:绕筒要均匀
  所谓“均匀”是指绕筒张力要均匀、绕筒密度也要均匀。实际生产证明手工绕筒速度虽快,但很难达到“均匀”的要求。因此,最好是采用机器绕筒,其绕筒效果相对较好。
  2、前处理
  输染前处理对天然纤维而言主要是去除其共生物。用净洗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清洗,目的在于去掉原丝上的油剂及杂质,便于染料的渗透和转移,提高染色效率和染色鲜艳度。
  对涤纶等合成纤维来说则是去除其人为的后加“杂质”包括纺丝或织造过程中加入的油剂以及沾污的油垢、灰尘、色素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油剂。油剂中含有润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施加油剂对涤纶等合成纤维的纺丝、织造是必要的。但在染整加工时必须将油剂洗除倘若染前不洗涤,带着这些油剂染色,油剂会在涤纶表面形成一层“阻染膜”,妨碍染料向纤维内部均匀扩散、渗透。因而,容易造成上色不匀,产生色花、色斑等染疵。而且,还会使浮色增加,影响色牢度。
  如果染前处理工艺不到位,纤维上的油剂去除不匀,就可能产生云状色花;如果在染色过程中,染液中的染料分散稳定性差,出现凝聚现象,这些油剂又会与染料的聚集体结合,沾附染色物而产生色斑。
  必须注意的是前处理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染花疵病。
  应对措施:加强染前净化处理
  在染色前,先将染色物在淡碱液中(必要时可加入适量耐高温、不起泡的表面活性剂)于120℃处理2Omin(注意,碱浓不可太高,以免涤纶水解)。排液后清洗一次,必要时经酸中和,然后再实施染色。目的有二个:
  (1)将纤维中的低聚物,大部份萃取出来,并在溶解状态下排出机外,这样可以显著减少染浴中低聚物的含量。
  (2)将纺丝或织造过程中施加在纤维或织物上的油剂以及沾污的油垢、灰尘、色素、花衣等去除。
  染料选用
    1、分散染料洗涤
  分散染料染涤,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染色前应设定好加助剂和加染料的温度和时间,并应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升温速率,注意染料的上染敏感温度区域,此时升温速率要慢。
  2、亲水性
  分散染料不含磺酸基(一S03Na)、羧酸基(一COONa)等亲水性基团,只含部分羟基、氨基、乙醇基、偶氮基、取代氨基等极性基团,因此,亲水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只能借助于阴离子分散剂将染料微粒包复后,分散在水中。
  3、高温凝聚性
  然而,在100℃以上高温和染液快速流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分散剂分子与染料微粒之间的“包复能”会降低。如果所包复的染料微粒游离出来,就会重新聚集成更大的染料颗粒。这种现象即为分散染料的“高温凝聚性”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其热凝聚现象不同。
  大体可分三种:
  一为不易发生热凝聚。这类染料不会因升温、降温或相互碰撞而凝聚。使用这样的染料染色一般不会造成染色不匀或色斑色渍。
  二为容易发生热凝聚但随着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扩散,染料的聚集体会再度解聚,只要染料在纤维表面吸附均匀,一般就不会造成色花、色渍。
  三为容易发生热凝聚,而且在染色过程中,又难以解聚。使用这类染料染色时,特别是当使用的分散剂或匀染剂高温分散能力较差时,就很容易由于染料的热凝聚而造成色泽不匀。甚至由于染料聚集体与染液中的低聚物、油剂、纤维屑等杂质相结合而产生焦油化物由于高温高压染色的方式对染液具有很强的过滤性,对染液的分散均匀性要求很高。
  因此,一旦染料选用不当.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染液产生聚集现象.筒轴外层内层便会产生递减性色差。倘若卷筒张力、密度不匀.筒轴各部位也会产生深浅差异性色花。
  应对措施:选用热凝聚性小的分散染料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其热凝聚性大小不同。选用热凝聚性小的染料染色是预防色花、色渍。高温凝聚性较小的品种如:分散金黄SE-3R、分散蓝E-4R(B-56#)、分散红5E—G5(R-153#)、分散嫩黄SE-4GL、分散紫HFRL(V-26#)、分散艳蓝R5E(B—l83#)等。高温凝聚倾向大的品种如:分散红玉S-5BL(S-2GFL)(R-167#)、分散灰S—BL、分散红KB—SE、分散翠蓝S—GL(B-60#)、分散橙G—SF(O-73#)。
  升温速度
  在纱高温高压染色通常分为四步:
  (1)染色物先在高温分散剂和醋酸一醋酸钠组成的缓冲浴中运行,使之浸透走匀并排除染色物中的空气,同时开始升温。
  (2)将染料用搅拌机充分打匀搅透,制成染料分散液,并在50~60℃时加入。
  (3)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130℃,并保温染色30~60min。
  (4)以1~2℃/min的速率降温,水洗,必要时做还原清洗但升温速率不宜太快。否则,很容易造成染料上色不匀而色花。尤其是染中浅色泽以及增白时(内加分散紫HFRL或分散蓝2BLN等上蓝剂),色花染疵最容易发生。
  这是因为分散染料上染速率的快慢与染色温度的高低成正比的缘故。染色温度提高,涤纶的膨化速度与染料的上色速度都会显著加快。根据经验,升温速率的快慢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①与所用染料匀染性的好坏有关。匀染性好的,可快些;差的则要慢些。
  ②与染色深度有关。染深色时可快些,染浅色时则要慢些。
  ③与涤纶的耐热性能有关。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为67~8l℃,85℃下涤纶的微结构呈玻璃态,吸色很慢.故升温可快些。85~110℃,涤纶快速溶胀,吸色能力显著增强,故升温要慢些。110-130℃,由于染液中染料已少,故升温又可快些。
  ④与染液的循环状态有关。倘若染液的压力大、穿透力强,染液能与纤维快速紧密接触.则升温可快些;否则,则要慢些。
  阶段来合理设定,通常的升温速率为1~2℃/min该快时可以快,不该快时必须慢,不可一刀切。
  当染色温度在85℃以下时,染料很少上染,可直接升温。85℃-110℃是上染速度增加最快的温度区域,需要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在1.5/min以下。115℃-130℃范围内可稍快点,但需要将升温速度控制在2℃/min左右。
  这里的保温时间是对中等深度的颜色而言,浅色可适当缩短,深色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要适宜,太短会产生环染现象,太长易产生毛丝,一般应控制在30-60min。
  染色完毕后降温要快,因为在缓慢的降温过程中会产生低聚物,其残留线表面呈焦油状难以去除。
  来源:染者无疆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