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热点|把纺织人心声送上两会!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全国两会从每年3月延期至5月21日和22日开幕,一年一度的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回娘家”座谈会也以全新形式召开。5月14日,2020年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委员视频座谈会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9层会议室召开。会议以现场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将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人士会聚一堂,在挑战与希望并存的情况下,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针对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商良策,为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这也让纺织人看到:虽然疫情暂时打乱了行业运行的节奏,却未能阻碍行业工作的步伐。越是困难情况下,行业人越需要凝聚力量,坚定信心,拼搏进取。

  中纺联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中纺联原会长杜钰洲、王天凯,原副会长许坤元,中纺联副会长夏令敏,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秘书长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副会长徐迎新、陈大鹏、李陵申、端小平、杨兆华、孙淮滨,原副会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延恺、徐文英、张莉,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国资委党建局二级巡视员刘续浩、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轻工纺织处张曙光,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和委员,以及中纺联特邀副会长等共计90余人参会。

会议由高勇主持。

  疫情冲击前所未有

  产业形势空前复杂

  会上,孙瑞哲全面介绍了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形势,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趋势性变化。会议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促进纺织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孙瑞哲谈到,2020年是体现行业担当的一年。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建成纺织强国的节点之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防疫物资极度紧缺的现实问题,纺织行业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来。中纺联第一时间对重点骨干企业产能及库存开展摸底调查,协调组织产业力量,开展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控物资生产供给。相关工作有力保障了全国疫情防控的有效进行,纺织行业的积极作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门认同和社会各届的广泛赞扬。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纺织行业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系统性风险,产业供需两端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行业的经济运行基本表现为:生产规模下降;内外市场需求下降;投资规模大幅萎缩;经济效益明显恶化。

  纺织行业企业开工复产方面,骨干企业开工率基本稳定,但开工负荷显著下降;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停产情况开始增多。

  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市场节奏被打乱、市场秩序经受考验;资金周转困难。根据行业对形势的预判,预计二季度纺织行业运行压力依然较重,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可能减少12%左右,受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出口的拉动,行业出口额同比降幅或保持在10%左右。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市场消费支撑作用逐渐恢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逐渐稳定,行业运行水平将较上半年有明显改善。整体来看,2020年将基本完成我国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目标。 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趋势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价值链脱钩的杂音在加大,推动供应链的本土化和多元化布局成为重要方向。长期来看,多种因素作用下,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成为一种选择,这意味着我国纺织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原有位置谋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升级是必由之路。

  市场格局的趋势性变化体现在:全球需求不振将成为一种长期存在;贸易区域化是当前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内需市场的重要性在持续强化。

  产业结构的趋势性变化体现在:以功能为核心的产品再造、以质效为核心的生产再造、以价值为核心的渠道再造。

  发展范式的趋势性变化体现在:价值创造方式的改变,企业发展方式的改变,战略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及风险应对方式的改变。

  凝聚行业共识力量

  献计纺织健康发展

  当前,纺织供给侧和需求端正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巨大的风险考验。要对冲环境影响,保障产业发展安全,充分发挥行业价值,迫切需要加大政策对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此,会议从修复产业生态、保障产业安全、巩固产业地位三个层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与会的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普遍表示,此次座谈会传递的行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对准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局势非常有帮助。对于行业共同关切的问题,代表委员们将联名提出建议、意见,为行业发展谋求更好的政策支持。

  修复产业生态方面的政策建议包括:帮扶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保障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包括:应对贸易急剧萎缩的风险,稳定外贸基本盘;应对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维护产业体系和规模优势;应对贸易保护行为所引发的产业风险,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巩固纺织产业地位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竞争中性的市场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对稳就业、防风险的支撑作用;加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引导与支持;加大对纺织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引导与支持;加大对行业科技创新的引导与支持;在新基建进程中加大对纺织数字经济发展的引导与支持;加大对行业品牌建设的引导与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江苏阳光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丽芬说,今年疫情暴发后,阳光集团从2月3日开始迅速转产生产防护服比较成功,参与了第一波国内抗击疫情,第二波国际抗击疫情。防护服和口罩等相关防护物资的出口,弥补了企业3月份海外订单下滑的空缺,及时调整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抓住了机遇。

  疫情发生后,阳光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防疫物资的改造转产,包括防护服、隔离衣、防疫口罩三类。二是推进服务转型升级,线下服务改为线上服务,建立起线上服务平台,弥补线下无法进行商业活动的不足。三是考虑疫情过后抓紧研发装备的智能化改造,重点开发与防疫相关的医疗、时尚类产品投放市场。针对疫情下企业面临的困难,她建议国家加大稳定外贸政策的力度,帮助企业增强应对压力和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提供延期缴纳财税、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陈丽芬十分关注促进纺织业“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对如何引导纺织业产能和产业资本有序国际布局方面的建议。结合阳光在埃塞俄比亚的投资实践,她建议制订“一带一路”制造业合作先行先试鼓励目录,支持企业在南美领域和非洲地区进行以我国为主的纺织产业链的合作,鼓励海外优质资源要素并购合作,完善产业链。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介绍了加大对纺织产业集群和产业引导与支持的建议。他建议各级政府应根据客观实际,出台税收、土地以及财政支持等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群化发展。保持地方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更好发挥行业在推动区域协同和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建议国家引导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纺织企业主要聚集地的纺织服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瞄准产业链的中高端,沿着科技研发、时尚创意、品牌营销、高端制造方向发展,营造文化软实力和时尚影响力。 在精准施策、促进纺织企业稳就业稳外贸方面,邱亚夫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分门别类、精准施策,促进纺织企业稳就业稳外贸工作。比如,进一步出台帮扶减负政策,包括延长社保、公积金,缓交包括延长企业申请缓交社保公积金的期限,允许企业在年内进行即可等等。

  高勇在会议总结时说,随着世界疫情的发展,很多专家都预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甚至是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还要严重,疫情带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以及与纺织直接相关的产业格局、贸易格局的变化,还需要我们深化认识和逐步体验。在这种大的变局之下,纺织产业、企业家、行业组织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如何化危为机、保持和提升中国纺织工业在世界的优势地位,将是下一步要全力去做的工作。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