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循环经济
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
 工信部在近日政策吹风会提出的“点线面”策略,是对2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的细化落实。“点”上是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线”上是打通全链条绿色转型升级;“面”上是打造绿色产业生态。这将系统性提升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竞争从比拼单一制造能力转向对全链条生态体系的掌控与定义。
  欧盟《新电池法案》等国际法规对电池的碳足迹、回收率及电池护照等提出了强制性要求,旨在通过规则重塑竞争格局。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虽在全球市场占据核心地位,但在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方面仍存在空白。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和工信部后续强调的“点线面”结合策略,正是通过顶层设计倒逼产业升级,确保中国的动力电池产品符合国际绿色标准,为产业顺利“出海”、拓展绿色贸易夯实基础。
  绿色设计:从源头构建循环利用体系
  绿色设计是本次方案最核心的创新理念,其要求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考虑拆解便利性和材料可回收性。
  标准化设计: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提高通用性,为后续梯次利用和回收提供便利;
  易拆解设计:优化电池结构设计,使退役电池更易于安全拆解,提升材料回收效率;
  低碳材料选择:优先使用低碳足迹材料,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先生产、后治理”的传统模式,实现源头减量与末端治理的有机结合。
  全链条管理:数字化追溯打通堵点
  方案提出构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全链条管理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
  我国将建立动力电池统一编码和溯源管理系统,确保每一块电池从“出生”到“再生”的全程可追溯。这一系统将有效解决退役电池持有企业与后端回收利用企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未来展望:绿色设计重塑产业竞争力
  “绿色设计”理念的深入推进将重塑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竞争力。
  资源安全保障:高效回收利用将降低对外部稀有金属资源的依赖,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碳足迹管理:建立中国特色的碳足迹核算体系,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产业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利用企业将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随着绿色设计理念的全面落实,将帮助中国企业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从成本优势向绿色标准优势转变,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有望从“世界工厂”向“绿色解决方案策源地”转型,为全球可持续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