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市场原料 | 统计集群 | 纺纱织造 | 品牌推荐 | 人力资源 | 标准与检测 | 非棉与展览 | 节能环保 | 协会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人才->技能培训
疫情之下,纺织企业如何自救?
  2020年的开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让社会运转停摆,纺织行业也不例外,来了一次集体的急刹车。
  目前,纺织企业已经陆续复工,据中棉行协数据显示,棉纺织行业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67.4%的企业目前已开工,已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比重的56.0%。
  但企业复工后仍然面临很多难题,工人短缺 、订单波动、原料库存变数、生产经营的持续性、积聚爆发的现金流问题等。这让很多纺织纺机企业举步维艰,在疫情的阴霾之下,纺织纺机企业该如何自救?
  纺织企业面临的难题
  疫情之下,有纺织企业算了一笔账,以100台织机的纺织厂为例,一年房租需要12-20万元,再加上机器折旧等其他基本费用开支,若3月1日复工,等于2个月的租金打了水漂。再加上人工,正常生产来看,一般厂里需要配备30-40个工人。每个月发放工资的时候至少也得十几万。所以,不开工最少也亏了二十万吧。
  当然只是粗略估算,疫情对纺织企业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
  工人短缺
  因疫情,各省区对人员流动管控严格,异地员工返厂困难,甚至造成部分人员流失。企业在办理复工手续后,员工也未必能返厂,尤其是处于重点疫区的员工,返厂时间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返厂后还需隔离14天,这一时间差也对企业生产造成不少影响。
  根据吴晓波分析:在过去的两周里,一线产业工人的工资已经上涨了15%~30%,招工难也会成为今年4月至6月的大坎。
  订单波动
  目前企业所持订单多为春节前订单,有的企业订单丰沛,可做至一季度末甚至更长,有的十天半月,那么现在这些订单会不会有实时变化?下游有没有调整的信息,现在还处于动态中。随着疫情发展,市场已经反应出来,这些发生变化都是极有可能的。
  原料库存变数
  通常情况下,因为棉花资源供应有保障,中小纺企棉花库存控制在30-40天的居多,复工后是否能保持有序进销尚不确定。很多企业有所担心,疫后棉花报价与在手加工订单价位相差太大怎么办?重点疫区的原料能不能拿?连接产业的物流能否配套?现在多数未知。有人甚至担心,车子转起来后,那些正常采购的关键且常用消耗的零部件能否正常买到尚未知。
  生产经营的持续性
  疫后市场变化在所难免,国际经贸对纺织品出口方面的疫情设垒设防;纺织品经营消费因疫后经济压力的影响,会有所体现。目前部分企业对后续订单业务表示没把握,而经与下游客户沟通交流的结果是,大家都在等待观望,很显然这些企业处于不同地区,疫情重轻不同、行业政策不同,复工时间不同等,产业互相匹配确实较难。
  积聚爆发的现金流问题
  “成本上升和订单违约”导致的“现金流吃紧”也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复工延迟,工资、租金等运营费用增加,订单延迟的扣款,客户不提货导致的库存增加,行情一差,导致的客户压价、欠款等。纺织行业又有赊销传统,很多企业账面资金寥寥无几,积聚爆发的现金流问题可能会使很多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纺企如何自救?
  疫情笼罩之下,纺织业或出现大洗牌。吴晓波认为:在未来的3个月至6个月内,中国民营企业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倒闭、歇业、裁员景象。
  因此,2020年还有10个月的时间,除了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外,企业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开展自救?
  现金流运转
  从今天起至未来的6个月之内,企业账上的资金必须保证能够在最低生存状态下使企业正常运转。换句话说,就是在付完房租、贷款、员工工资后,还能够实现正常的现金流运转。
  同时让企业回到价值链,取得上下游支持,与价值链上游协商,如减租等,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为下游承担风险,以共克难关。
  回归业务基本面
  每一个企业的内部都有很多不同的业务单元,当经济高速发展、公司很赚钱的时候,企业多会走多元化经营战略。但在财务非常紧张的状况下,企业就要回到自己的基本面。
  在未来三个月的危机期中,砍掉负现金流业务,保持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这也是对核心业务的一次重要考验。
  彻底削减成本
  萧条时期竞争愈加激烈,订单数量、单价不断下降,这时仍要维持盈利,就必须彻底削减成本,成本的下降程度要大于价格的下降才行。
  “现在的制造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吗?有没有更便宜的材料? ”对过去的做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研究改进。不仅是制造设备等硬件,在组织的统合、废除等软件方面也要动手术,彻底地推进合理化,坚决削减成本。
  对纺织企业而言,要努力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降低整个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即使销售额减半仍能做出利润,如能打造这样的企业体质,当销售额恢复或者上升时,就会实现比过去更高的利润率。
  微创新
  过去几年中国的产品、消费者和渠道都发生了变化,没有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变化还是在发生。所以我们都需要进行转型,抓紧疫情期间的空闲,进行微创新。
  例如:在石油危机时,由于纺织机械滞销,京瓷株式会社的用于纺织机械的陶瓷零件滞销,这时,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用陶瓷零件代替鱼竿的金属导向圈,大获成功,这一新产品对萧条期京瓷的订单、销售额的扩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效益继续扩大,现在凡是高级鱼竿,全都用上了陶瓷导向圈,普及到了全世界。
  因此,对纺织、纺机企业而言,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在自己公司的技术、产品的延长线上开发出新产品),如何开展新的销售模式,都是企业需要思考的。
   全员学习
  能够走向成功的企业,都是努力学习的企业。每个企业的老板都应该为员工消费,帮助他们学习。如学习统一的价值观、学习行业的专业知识。
  马云提到:要迅速学习数字化办公、数字化生存。未来的企业,只分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和不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实体经济肯定生存能力更强,生存率更高。
    来源:TEXHR纺织人才网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网最新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京ICP备14037240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二环朝阳门北大街18号7层 邮编:100027 邮箱:ccta_bgs@126.com
电话:010-85229649 010-85229419 传真:010-85229649 2010 版权所有 ©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