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耳其中央银行对外发布消息称,所有于6月18日通过该银行支付从中国进口商品费用的公司,均以人民币进行结算,这是自2019年5月30日中土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后,土耳其首次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土耳其央行表示,以人民币结算将“进一步加强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土方还表示,以后将推动国际双边的贸易都用人民币支付。
土耳其是我国的产品出口大国,其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化工产品,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家具玩具、运输设备等。近几年,中国对土耳其的出口量还在逐年上升。2019年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土耳其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120亿元人民币/109亿土耳其里拉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签署后,两国央行将分别指定一家专门的银行账户,相互给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打入协议规定的本国的货币金额。两国被指定的专门银行账户,则为两国企业的进出口提供指定的本币“换汇服务”,更好地促进两国的进出口交易。
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受新冠疫情影响波动较大,美国的新冠疫情更为严重,加上美国国内印钞量大增,美元汇率有可能面临较大的波动压力。而中国防疫处理得较好,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对平稳,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对土耳其也更为有利。预计未来土耳其人民币结算量将进一步扩大,作为风险低和价格坚挺的计价货币,将赢得更多中土贸易客户的青睐,这无疑也是对中国经济实力的一种肯定。
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先从上海、珠三角部分城市,与港澳地区进行贸易结算开始推行,继而推广到在“广西与东盟地区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有效规避“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货币汇率波动所带来的结算风险,至今与各国的本币互换协议中使用的人民币总额度已累计达4万多亿元。至2019年5月30日止,中国已经与至少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过本币互换协议。
“本币互换协议”与“人民币跨境自由使用”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是国家间大宗贸易本币结算使用。而后者是各国民间,民众在消费中接受与使用人民币的概念。一般来说,与中国交流较为密切的一些周边国家与地区,其民间也存在大量接受与使用人民币的现象。如越南、朝鲜、泰国、巴基斯坦、蒙古、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的港澳地区。另外中东地区的一些友好国家,比如伊朗个别地方会选持性地接受人民币消费。